装车系统油气回收治理技术的应用探讨
一、油气回收装置改造背景
1.1国内现有装卸车油气回收技术介绍
炼化行业装载源主要是石油产品出厂,作为产品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有管道、汽车、火车及船只。由于国内的化工企业内陆较多,且销售工业也就是加油站的加料源,以石油的分销为主,所以,运输是以火车及汽车运送油品为主。根据调研,国内装卸栈桥的油气回收技术较多,成功应用的例子较少,部分企业盲目地进行装卸栈桥的油气回收治理,其技术不能达到国家环保的要求,导致企业需要花费资金对装卸栈桥进行二次改造,造成巨大的损失
1.2油气回收装置改造原因
某石化企业决定新建-套300Nmh汽、火车装车油气回收设施,对汽车装车设施中MTBE装车鹤管、苯汽车装车鹤管和苯火车装车鹤管、燃料油火车装车鹤管装车时产生的油气采用“分路多级冷凝+吸附”工艺处理。此套装置于2020年底投用后,由于此套油气回收设施不能稳定连续运行,无法达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 放标准》要求。2021 年企业决定继续进行汽、火车装车油气回收设施改造,通过对国内苯、MTBE、燃料油等装车油气回收的调研,结合实际产生的油气属于组分复杂的情况,采用“吸收+吸附”的工艺处理回收后的油气,使其达标排放。
二、技术特点
1)“吸收+吸附”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维护,减少了人员值守,节约人力资源,且常温条件下进行脱附与吸附,避免出现“飞温”的安全事故。2)转动设备少,吸附剂10年更换一次,在非再生期间,不包括风机以外,撬装设备的脱附设备无需工作,无需蒸汽和加热能耗低,生产成本较低。3)装车产生的油气先进吸收塔,经过混苯吸收后,塔顶不凝气进人吸附床吸附处理,尾气达标排放,吸附床再生阶段浓缩的脱附气也进入吸收塔吸收,最终油气中的有机物随着半成品混苯--起回至罐区进行处理,同时具备环保和节能的效益。4)整套装置占地小,装置布局合理紧凑,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三、存在问题
1 )B罐吸附脱附效果相对A罐较差,吸附罐B温度相对温差大,主要是因为B罐的温度出现了较大负值,说明罐内存在物料一直在脱附,导致罐内温度降低。
2 )运行过程中,出现吸收塔液位持续增加且带水的现象,导致液体铁路装卸站苯和燃料油挥发的油气均不再进入VOCs设施,但是吸收塔液位还是持续升高,分析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设施本身的温度与外界的环境温度存在较大的温差,管线内压力则达不到设定值。
3 )苯含量在非装车期间和夜间超标的情况较频繁,含量增大,出现此情况有是吸收液中的苯自身含量较高(混苯中苯含量指标小于0.5% ),经管线进人到吸附罐或出口,造成苯含量增大。
4 )试运期间,出现过吸收塔填料失活的问题,经排查因氮气吹扫的量对收塔的液位及吸附罐有一定影响,若需氮气吹扫时,氮气吹扫量过大,将会把吸收液大量带入吸附塔,导致吸收塔填料失活。
5 )现场采样平台为竖梯,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且不方便采样及巡检。
6 )装卸栈桥VOCs设施投用后,部分VOC管线电伴热(800m管廊和气相管线)温度不达标,气相管线时常冻凝,气相管线气动阀无法投自动,目前全靠手动开关阀门,不利于人员操作。